新时代档案学会能力建设探讨

湖南省档案局 hnwww.nlbhls.com 时间:2020-03-03 【字体:
  

作者姓名:白明标、陈  飞
作者单位:湖南省档案馆、湖南科技大学


随着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推进,因应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需要,档案行政管理机关部分职能将由社会组织来承担;大数据和互联网 技术的发展,使档案工作的技术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档案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召唤社会组织更多参与到档案事务中来。新时代档案学会能力建设,必须适应时代要求,坚持与时俱进,进一步明确工作范围与职能定位,发挥已形成优势,找出存在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服务档案事业的发展。

一、新时代档案学会面临的环境变化

(一)社会环境的变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重大判断,为新时代谋划档案事业发展、推动档案工作突出民生、服务民众,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国家档案局副局长刘鲤生指出,就档案利用工作来说也存在社会各界对档案利用的需求与档案开放开发不充分之间的矛盾。社会各界对档案开放利用的呼声越来越高。面对新形势新需求,档案部门如何进一步做好档案开放利用工作,更好满足社会各界日益增长的用档需求,是我们要面对的问题。

(二)技术环境的挑战

档案形成信息化条件下,档案工作职能交叉档案工作对象发生了变化,技术部门参与或承担档案管理的部分职能;档案工作主体发生变化,档案的形成者、利用者、管理者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时代档案信息的消费者也是档案信息的生产者。档案传播快捷化。据中国互联网协会统计,截至2017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可以更加快捷的获得信息。档案信息服务社交化越来越多的档案馆开始采用博客、微博、微信、播客、二维码音频、社会化网络软件等社交媒体提供档案信息的服务。

(三)管理环境的挑战

“管理”到“治理”,理念发生了变化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除政府部门之外,中介机构、社会团体、公众都能也应该参与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多主体共同参与,体制机制需要不断完善。档案工作为民服务,既不是权宜之计,也不是临时性事务,而是一项长期任务,是一个永恒主题,必须建立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诸如,各部门之间分工、协调机制,利用服务“窗口”与网上查询互动机制,馆藏开放利用工作与政府公开信息利用工作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机制,档案信息优化整合与开发利用统一管理、统一协调机制,等等。这些长效机制健全好了,即使档案人员有所变动,为民服务、便民服务工作也能长期有效地坚持下去。

二、新时代省级档案学会的定位

(一)全省档案学会会员的大家庭

省级档案学会是全省从事档案工作研究的人员和单位自愿结成的具有法人资格全省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作为档案工作者的学术团体,学会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了解会员需求,反应会员呼声,维护会员权益,提高为会员服务的能力,尽量为学会会员和档案科技工作者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创造有利条件。做好会员服务也是学会发展的基础,档案工作者是档案工作的主力军。人才是第一资源,会员发展与会员服务对于提高档案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将起到巨大的作用,成为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如此,成立档案学会会员之家有助于提高档案工作者的职业认同感。

(二)档案事业发展决策的智囊团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指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要支撑。决策咨询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西方发达国家甚至把进行决策咨询作为决策过程法定程序。省级档案学会作为一个学术性团体,在决策咨询中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地位超脱等优势。省级档案学会应该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和学科优势,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交流探讨,跟踪技术前沿,集中力量攻关,形成社会影响广泛、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认可的思想库。

(三)政府与市场的结合部

省级档案学会是联系政府与市场的中介组织,这是由档案学会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作为一个非营利性质的学术性社会组织,在政府和市场之间起着桥梁纽带作用。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一是起到上下沟通的作用,向档案行业内宣讲党和政府的政策、法规、标准,同时向政府部门反映档案行业、企业、会员的诉求,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二是通过建立和完善行业自律管理约束机制,规范企业行为,完善行业管理,维护公平竞争环境,促进档案行业健康发展。三是通过培训、认证、咨询、交流、技术推广等多种形式为提供档案服务的企业提供服务,进一步激化市场活力。

(四)部分政府职能转移的承接者

最近几年强调“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国科协所属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扩大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提出,学会可以在有关科技评估、工程技术领域职业资格认定、技术标准研制、国家科技奖励推荐等方面开展扩大试点工作。在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大潮中,由档案学会承担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转移的部分职能,既有利于政府机构改革和科技创新,也有利于学会自身的发展。1.开展专业研究。档案学会的基本性质就是学术性,首要任务与职责便是开展档案学术研究。档案科学研究是直接为档案事业服务的,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要依靠档案科学研究,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要在具体工作中不断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推出新成果。在突出学术研究的同时,积极开展与实践相关的活动,如定期举行座谈会,出版指导档案工作的小册子,深入基层调研等等,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2.组织科研攻关。以问题为导向,根据高校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进行档案学理论和档案保护技术与方法的研究,不断提高档案工作者的档案理论水平和档案保护技术水平;利用现代科技成果,进一步提高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研究与开发计算机等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多种管理功能,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

3.辅助政府决策。档案行政主管部门主要发挥“掌舵”作用,逐步退出事务性管理的“划桨”角色。作为省级档案学会,要充分发挥信息优势和智力优势,对中介机构的资质、行为、能力、质量开展指导和评鉴工作,并适当对其开展咨询、培训和指导等工作,及时为它们传相关法律法规和新的业务标准,用科学的方法提供档案视角的解决途径,引导中介机构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积极为档案主管部门提供决策所需的参考信息。

(四)加强舆论宣传工作

1.宣传档案法规。加大普法宣传力度,以《档案法》颁布纪念日为重点,结合“6.9”国际档案日、“12.4”国家宪法日等时间节点,举办档案法制专题培训班,邀请档案学专家讲课,提升档案法宣传的高度;制作档案工作专版,图文并茂,宣传档案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扩大宣传的广度;开展档案法律法规有奖知识竞赛,强化宣传的力度,切实增强全社会的档案法治意识。

2.宣传档案知识。做好做活档案宣传文章,让沉默的档案变成会说话的财富。突出档案与现代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通过编写档案知识通俗读本,举办相关活动和展览等形式,让群众走进档案。借助文化传播新手段,打造多样化的档案产品,彰显档案的真正价值。整合全省档案信息资源,组织发表系列专题文章,注重增强文章的思想性、趣味性、可读性,吸引一批忠实的“粉丝”,普及档案管理理论和知识,提高公众的档案素养。

3.宣传档案人物。组织专门力量,深入挖掘先进典型优秀事迹,通过各类媒体和多种手段,把先进典型推向全省至全国,让档案人的时代风采、优秀品质被全社会广泛知晓和认可;开展向身边典型学习活动,挖掘身边的先进典型;扩大信息量,树立好形象,传播正能量。

(五)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1.强化档案职业荣誉感。档案人员是政治上靠得住的人、业务上撑得起的人、作风上过得硬的人。国家最新颁布的《职业大典》,首次将“档案业务人员”更名为“档案专业人员”,体现了国家对档案专业化的强调和考量。逐步建立档案专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基础上,对档案工作10年20年30年经历者表彰颁证制度,强化职业荣誉感。

2.加强干部继续教育培训。积极开展继续教育,采取在职学习、脱产进修等方式,也可采取专题讲座、培训班培训、学术研讨等方式,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档案干部头脑,用最新专业知识提升档案干部职业素养,努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档案工匠,造就一支档案工作的主力军。

3.组织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组织学会与国内外档案学术团体之间进行交往,开展档案学术交流,形成档案学术研究共同体。通过交流和交往,学习国内外档案管理先进经验和技术,提高学会学术活动的质量与水平,促进我省档案事业快速发展。



新时代档案学会能力建设探讨

1135776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