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国画大师王憨山亲属向湖南省档案馆移交大师遗作

湖南省档案局 hnwww.nlbhls.com 时间:2017-03-20 【字体:
  

  湖南省档案局(馆)知名文艺家项目组负责人徐军(右)在指导王憨山遗孀谢继韫女士(左)填写档案移交文据  陈 艺 摄

王憨山先生遗作《大公鸡》 陈 艺 摄

  

  近日,湖南省档案局(馆)知名文艺家项目组成员应约来到了王憨山先生故里,拜访了王憨山先生的遗孀谢继韫夫人及儿子王雪樵和王雪松。我们怀着十分敬仰的心情参观了大师生前工作过的双峰县文化馆,在一栋破旧的老房子顶楼的一间大约二十平米的办公室里,简单地摆放了一张画桌,地面是黑漆漆的水泥地,墙面上除了能粘贴作品外,没有任何装饰,房间里闻到的只有墨的香味。就在这样一间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屋子里,很难想象曾经住着一位德高望重、四海扬名的国画大师,可惜大师活着时没有享受到艺术带给他的享受,陪伴他终生的只有青灯、画卷,清贫和寂寞。如今他的长子王雪樵继承了他的衣钵,住进了父亲生前的工作室,在这简陋的画室里挥毫泼墨,每天在画里和父亲的灵魂对话艺术的妙趣。

  看得出,我们的到来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快乐和幸福。夫人谢继韫女士年事已高,听说省档案馆要收藏先生的作品,高兴得一夜没睡好,大清早就起床了,她把早早准备好的先生生前的遗作《大公鸡》展示给我们看。憨山先生笔下的大公鸡,壮实魁梧,憨态可掬,再配上耳熟能详的诗文“公鸡公鸡真美丽,大红冠子花外衣,油亮脖子金黄脚,要数漂亮我第一”,一只人见人爱的活泼可爱的大公鸡栩栩如生站立在观者眼前,别有一番情趣,让人过目难忘。谢继韫夫人说早在十年前王老的一幅四尺斗方的公鸡就能卖到几十万的价格,虽然现在她们并不富裕,要筹建王憨山纪念馆也需要很多钱,但她还是愿意把王老生前最好的作品交给省档案馆保存,她说只有国家才能永久保管好,国家能收藏王老的作品是我们的荣幸。她还向我们逐一介绍并移交了王老出版的专著及资料35件。

  王憨山(19242000),原名嘘云,自号“田园宰相”,湖南省双峰人氏,生前为双峰县文化馆退休干部、湖南文史研究馆馆员、湖南书画研究院特聘画师。有《王憨山画集》《论王憨山写意花鸟》大型画册等十多部著作。作品曾入选“百年中国画大展”和中学美术教材。作品先后被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等国内外众多文博机构收藏。

  王憨山先生是新时期湖南美术界的一面重要旗帜,也是当代中国久居山野、大器晚成、超凡脱俗的花鸟画家。先生早年入读南京美专及杭州国立艺专,师从高希舜、潘天寿等先生。自号“田园宰相”的他一生历经坎坷,坚守清贫淡泊的生活,但在艺术创作上却充满着理想与激情,他将文人画传统精华融入多年乡村生活积累的艺术感悟之中,以生活所见为创作之源,所描述的事物和景致皆来自土地和乡野生活的实际体验。

  王憨山先生是一位潜心做学问的画家,他提出“二分写字,二分画画,六分读书”的艺术主张,提倡作画“墨要给足、色要给足,给足才有分量”。他的画,笔墨酣畅,浓墨重彩,纵横跌宕,气势磅礴,大处着眼,不事雕琢,干脆利落,浑朴醇厚,一如他的人品,真是画如其人。他的书法拙朴厚重颇具神韵,与笔实饱墨的画风及平易率真的题句珠联璧合,相互辉映,和谐成趣,韵味无穷。

  王憨山人如其名,画如其人。他个头高大魁梧,形貌质朴,为人憨厚老实,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画家。他一生坎坷,数十年雨打风吹,默默耕耘画坛,追古出新,作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重、拙、大”的艺术特色,是一位名震当代艺坛的朴实无华、淡迫名利的受人景仰的老艺术家。

征收保管部 徐 军


已故国画大师王憨山亲属向湖南省档案馆移交大师遗作

10440628

Baidu
map